周惠久论坛—中子散射在材料和催化科学中的应用
讲座名称: |
周惠久论坛——中子散射在材料和催化科学中的应用 |
讲座时间 |
2025年4月29日 上午10:00 |
讲座地点 |
创新港校区躬行楼 2014 会议室 |
讲座人 |
杨四海 教授 |
讲座内容 |
摘要:中子散射技术凭借其对轻元素敏感、穿透性强、无损探测等特性,已成为材料和催化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报告将聚焦中子散射技术在多孔材料与催化体系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开发新型金属有机框架和分子筛材料,构建活性中心并调控其微环境,形成纳米级观测平台;结合原位中子衍射和非弹性中子散射技术,揭示反应条件下材料中化学键的动态演变机制,阐明惰性分子(如N₂、CH₄等)的活化与转化路径;进一步探讨中子散射在能源存储(如氢气吸附)、清洁空气(如CO₂捕获)及工业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本次讲座将系统介绍课题组在中子散射方法学开发、多孔材料设计及催化机理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主办单位: 材料学院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
讲座人介绍 |
杨四海,博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李革赵宁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化学院副院长。200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0年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2015年任诺丁汉大学助理教授,2015-2023年任曼彻斯特大学副教授、教授(2019年晋升),并担任理工部国际合作部主任。2023年加入北京大学。长期从事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分子筛材料的开发及其在能源存储、清洁空气、催化和吸附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致力于利用中子散射(如中子衍射、非弹性中子散射)及同步辐射技术,在反应条件下观测多孔材料与催化体系中的化学键作用机制,推动惰性分子活化与新材料研发。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4篇,包括《Science》1篇、《Nature Chemistry》4篇、《Nature Materials》6篇,以及《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Angewandte Chemie》等顶级期刊60余篇。兼任英国科技设施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握手学术前沿,探究科学奥秘,材料学人在此齐聚,怎能没有你?讲座可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