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的社会生活
学而讲坛教授系列讲座第696讲
讲座题目: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的社会生活
讲座人: 杜恩龙
讲座时间:5月29日 19:10-21:00
讲座地点:主楼B104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承办单位:国学社
讲座人介绍
杜恩龙,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出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匿名评委,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评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评委,韬奋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员。策划编辑出版《中国名画宝鉴》《中国寺观壁画典藏》等美术图书80余种;撰写出版研究论文180余篇,有三篇文章分别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省级社科课题一项。喜欢阅读艺术类书籍,在大学开设“一门课讲透《清明上河图》”“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等课程。曾在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浙江大学校友会、浙江传媒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台湾南华大学、台中科技大学、淡江大学等机构举办20余场古代艺术与文化相关讲座。著有《出版经纪人研究》《<清明上河图>里的中国——杜恩龙夜品古代名画》《书架上的博物馆:藏在清明上河图里的秘密》《清明上河图细节中的风华》等,其中《<清明上河图>里的中国——杜恩龙夜品古代名画》被收入中国版本图书馆杭州分馆。
讲座内容简介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北宋社会的市井风俗画,包含了宋代社会的建筑、城市管理、造船、酿酒、服饰、交通、娱乐等等方面,几乎就是宋代的百科全书。中国绘画史上还没有哪幅画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同时,这幅画的流传也是一个传奇故事,四入宫廷,又四次流落民间,在全世界有80多个摹本。宋徽宗、严嵩、毕沅、乾隆、嘉庆、溥仪等都与这幅画有过亲密接触。这幅画也是一个谜,历朝历代人们试图解开这个千年之谜,但又说法不一,自成道理。
本期讲座中,杜恩龙老师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画面解读,带我们梦回宋社会,体会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社会生活;通过梳理该画的流传经过,纠正很多习以为常的错误认识。本讲座侧重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细节中的文化密码,通过绘画细节讲述宋代民俗与文化,会有很多独到的发现,比如醉仙锦旆、诗筒、紫依僧、牙人、水井、插花、华表、立交桥、避水兽、花石、引子与历子、碇石、燕尾榫、小偷等,讲座将结合图画追溯这些文化元素的前世今生,并把他们放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中进行比较观察。
学而讲坛微信公众账号:xjtuxejt
学而讲坛B站直播间:26044024
学而讲坛微博:西安交通大学学而讲坛
学而讲坛QQ群:11106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