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久论坛—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吸光活性层材料设计和形貌控制
讲座名称 |
周惠久论坛——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吸光活性层材料设计和形貌控制 |
讲座时间 |
2025年4月28日 上午10:00 |
讲座地点 |
兴庆校区 仲英楼材料学院第一会议室(A245-247) |
讲座人 |
陈军武 教授 |
讲座内容 |
摘要: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因吸光活性层的轻、薄特色,以及可以制备成柔性和半透明器件等突出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典型的有机吸光活性层由p-型有机半导体给体材料和n-型有机半导体受体材料通过共混形式来形成给受体互穿网络。发展新型高性能的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核心内容。另外,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光电转换发生在给体相区和受体相区之间的异质结位置,由于有机半导体材料激子扩散长度低(~10 nm),给体相区和受体相区的大小需要被控制在一个适中的范围,因此对吸光活性层的形貌控制十分重要。面向未来应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也需要被特别重视。本次讲座将系统介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吸光活性层材料设计、一些形貌调控方法、增强吸光活性层空气加工中的抗湿性、提升器件稳定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主办单位: 材料学院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
讲座人介绍 |
陈军武,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9和1992年在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获得高分子化工学士和化学纤维硕士学位,1992年到华南理工大学任教至今,1998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高分子材料博士学位,2000-2002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光电功能材料和光电器件研究,基于2,3,4,5-四苯基噻咯和1,2,3,4-四苯基丁二烯的聚集诱导发光(AIE)行为,首先提出取代苯基转动受限RIR机制,有力推动AIE科学的发展;发现和报导阴极界面修饰能大幅提升有机太阳电池性能参数;提出利用快干型溶剂或固体添加剂优化活性层和阴极界面层形貌和器件效率;利用硅氧烷封端侧链修饰活性层材料,实现了高性能有机太阳电池能忍耐高湿度空气加工。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排名第一授权发明专利12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2010年和2015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年)和教育部科研成果一等奖(2014年)各1项(排名均第四)。Elsevier 2020-2024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材料科学与工程)。 握手学术前沿,探究科学奥秘,材料学人在此齐聚,怎能没有你?讲座可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