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尔半金属的表面量子干涉研究

讲座名称: 外尔半金属的表面量子干涉研究
讲座时间: 2019-06-04
讲座人: 郑浩
形式:
校区: 兴庆校区
实践学分:
讲座内容: 报告题目:外尔半金属的表面量子干涉研究 报 告 人:郑浩 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报告时间:2019年6月4日,周二上午10:00-11:00am 报告地点: 仲英楼B253 报告摘要: 1929年物理学家外尔(H.Weyl)理论上发现被视作基本粒子的狄拉克费米子在零质量情况下实际上可以进一步拆分成一对携带了“手性”(Chirality)的更加基本的粒子,后人称为外尔费米子。后续研究显示,外尔费米子很可能在宇宙演化和物质起源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高能粒子物理经过80多年的寻找,依然没有发现其踪迹。近年来,凝聚物理学家发现固体能带结构中同样允许存在携带“手性”的低能激发模,该模式满足外尔方程,这样的固体被成为外尔半金属(Weyl semimetal)。更为深刻的是,基本粒子的“手性”这一内禀特征与固体能带中的拓扑属性具有本质的联系。具体来说,理想外尔半金属中费米面附近电子除了具有电荷、自旋、能谷(valley)三个自由度之外,还具有其他固体中从未发现的第四个属性“手性”;而“手性”恰恰是外尔半金属非平庸拓扑属性的来源。外尔半金属三维体能带中成对出现的相反“手性”的外尔锥必然的决定了其两维表面存在极为独特的不连续费米面,既费米弧表面态。在实际材料中寻找外尔半金属随即成为凝聚态物理一个主攻方向。 2015年,我与同事一起实现了首个外尔半金属材料TaAs的实验发现,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本次报告中我将会详细介绍最近在外尔半金属实验方面的进展,尤其是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隧道谱技术在第一类外尔半金属NbP和第二类外尔半金属MoxW1-xTe2表面对量子干涉现象的研究结果。
相关视频